分宜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十三五”时期,是分宜打赢翻身仗时期,也是分宜气象部门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攻坚时期。依据《分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88563.com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编制分宜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分宜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对于未来5年实现分宜县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十二五”气象规划实施以来,在分宜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领导下,分宜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实施进展良好,分宜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气象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抗灾、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显、作用更加重要、影响更加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工作机制、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新建了覆盖到乡镇的气象信息服务站,组建了覆盖到村的百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县政府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县级政府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气象灾害防御纳入了地方防灾减灾指数考核。与农业、水利、国土等十余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防御联席会议制度。社会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致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明显下降。
完成县级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了气象信息通过短信、广播、电视、12121、报纸、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手段快速发布,发布时效不断提高,覆盖“盲区”逐步减少。发布了包括灾害天气预警、3-10天滚动预报、气象情况反映、气象旬报、农业气象情报、农用天气预报、电视天气预报、短信、12121等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与县国土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县农业局联合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专报。公众气象服务信息时效性、针对性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更加高效,“十二五”期间发布手机预警短信100余万人次。公众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95%。
初步建成了负离子监测站、太阳能观测站,与环保局合作,开展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共享工作。完成了火箭作业系统升级改造;人影作业系统在农业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农气象服务卓有成效,气象为农服务涉农部门满意度90%,农户满意度90%。建成1个国家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2个省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发展气象信息员165人。建设农村预警电子显示屏15套、预警大喇叭128套。
建成了1个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1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4个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站;全县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1%到5%。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68%,气象灾害预警准确率达63%;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逐步提升,预报空间分辨率向乡镇一级延伸;建成了可视会商系统和新一代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完成了信息网络和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升级。提高了对暴雨、台风、短时强降水、雷电、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范性文件,新余市气象局和分宜县政府联合签署了市县联合推进气象现代化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分宜气象现代化建设。完成了“三单两制一网”的清理规范工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工作,加强了与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联合执法和防雷安全专项检查。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气象依法行政能力。
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2014-2015年连续荣获分宜县绩效评议服务发展优秀单位,连续获得多届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奖励和表彰,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回顾“十二五”时期,推动分宜气象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有:
一是始终坚持聚焦主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气象公共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
二是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坚持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为主线,围绕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和气象工作法治化,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加紧应用,促进全县气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三是始终坚持融入发展。坚持将气象工作融入分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效益,全面做好全县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保障服务。
四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依法履行好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坚持开放、合作、交流,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分宜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五是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加强气象部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气象部门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为推动气象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分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将对气象工作的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农业现代化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
(1)全县与全国同步决战小康社会为加快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十三五”时期,分宜县委、县政府提出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为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提升气象服务效益、促进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开拓了新空间,这是分宜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潜力所在。气象部门必须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生产、普惠智能的优质气象服务产品。
(2)全省部署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为分宜如期基本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气象服务保障越重要,对气象预报预测预警需求也就越来越多、依赖越来越强,要求也越来越高。江西省明确指出,至202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和科学高效的气象管理为一体的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目前,分宜县气象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抓住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未来五年我县气象事业的“进位赶超、弯道超车”,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
(3)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适应气象现代化体制机制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气象部门强化主业意识、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好时机,是加快调整气象事业结构、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的好机遇。长远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将促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合理高效,事权与责任体系更加清晰协调,依法治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更见成效,也为气象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有利于加快形成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
(1)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手段及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等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县、现代化农业等重大战略发展需要,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方式不能满足广大公众全时空、个性化、互动式、智能化服务需要,急需建立覆盖城乡、主体多元、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高效智慧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2)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小康社会建设和人民安全福祉的要求仍有差距。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与气象灾害防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时空密度不够,存在监测盲区;气象应急观测能力薄弱,满足不了应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气象为农业服务 “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服务产品不能在第一时间送到农户手中。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与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预报时效和预报精细化程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不足的挑战依然严峻。科技创新对事业发展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够,气象业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亟待加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学历、高职称、复合型人才匮乏,尤其在基层气象台站更为明显,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气象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挑战依然艰巨。气象管理能力与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不相适应。气象部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急需建立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气象法规标准体系仍不健全,尚难以适应依法发展气象事业的需要。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分宜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机遇多,挑战也大。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格局,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跨越发展”,为分宜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坚持服务引领。社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源动力。以服务需求为引领,丰富气象服务方式,细化气象服务产品,扩大气象服务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阶层的服务需求,使公共气象服务惠及全社会,使人民群众共享气象发展成果。
坚持科技引领。坚持以科技引领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依托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气象科技自身的发展,努力在业务服务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激发气象发展的活力。切实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 营造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坚持改革驱动。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标引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优体制,扎实推进气象服务体制、业务技术体制、气象科技体制、气象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
坚持提质增效。推进气象发展方式从扩大规模、注重硬件建设等粗放发展,转向系统集成和成果应用并重的质量效率型集约发展。业务结构从上下一般粗、碎片化业务,转向分工合理、结构优化、资源互动、运行集约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增量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改革驱动、创新驱动。
坚持依法发展。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完善气象标准体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